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公告>>学院动态>>正文

外国语学院深入长沙、武汉、深圳等地访企拓岗促就业

时间:2023-05-12 作者: 点击:[]


 

本网讯(唐剑)为深入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全力推进外国语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搭建双选桥梁,拓宽就业渠道,深化校企合作,59日至11日,外院学院党委书记简功友、就业专干唐剑前往长沙、成都、武汉等地访企拓岗,走访部分校友。此前,412-14日,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张建喜和分管实习实践的副院长唐小田一行赴深圳、东莞和广州等地利用实习检查之机,开展了访企拓岗工作。

在长沙湘麓医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走访中,简功友书记介绍了学院总体发展、专业特点、人才培养情况以及毕业生就业工作。了解了我院2022届三位毕业生在该单位的工作情况,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对毕业生给予高度赞扬。同时对该单位来校招聘进行了详细沟通,明确了其拟来校招聘英语、数学、医药等方向教师共计25名。

在长沙县第一中学与我校校友、教务处处长就师范生专业实习进行座谈,达成合作意向。

            2023-05-12 10:01:05.243000

图为与长沙湘麓医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座谈

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翻译服务提供商,自成立20多年来,专注于翻译服务,赢得了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国内知名企业的信赖,年均5亿字翻译量,累计派遣译员数千次,成为广大客户语言服务外包的最佳合作伙伴。2022年,语言桥入选“国家语言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在该单位走访中,双方就本科生、研究生实习实践、实践教学、就业招聘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签订了吉首大学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协议,就“实习+就业”一体化实习实践就业形式进行探讨,为翻译专业毕业生就业铺平了道路。

2023-05-11 20:08:49.348000

图为走访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首批全国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能提供78种语言的笔译服务和23种语言的口译服务的全国性的连锁翻译机构,已经在北京、广州、深圳、福州、南京、武汉、成都等地设立了营销基地。双方就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科学研究、翻译赛事组织等方面的合作意向达成初步共识,签订吉首大学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协议。该公司将以组织翻译专题讲座、参与翻译课堂教学等举措,协同参与学院翻译课程群教学改革与发展。

               2023-05-11 20:09:14.125000

图为走访武汉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由商务部及上海市政府共同授牌,并获商务部等五大部委重点支持的企业,该基地在为国内外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高端语言服务和专业培训服务的同时,致力于推进中国语言服务市场接轨国际标准、实现全面优化,并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力争提升中国语言服务品牌的国际地位,也是我院长期合作的基地之一。511日下午的走访中,双方围绕企业人才招聘、学生实习实习、智能化翻译软件、同声传译实验室建设等内容开展交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随后在其带领下前往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实地考察了由该公司承建的同声传译语言实验室,就下一步实验室建设合作达成共识。

             2023-05-11 20:09:53.219000

图为与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武汉公司)座谈

本次走访为期3天,造访单位5家,新签订就业实习实践基地2个。同时解决了当前学院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中的专业实践体系建设、基地建设、协同培养、实验室建设等急需问题。

此外,在412-14日学院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实习检查中,张建喜副书记和唐小田副院长一行走访了位于深圳、东莞和广州的部分实习就业单位。两人代表学院共到访深圳伍壹叁电商有限公司、深圳市欣博跃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在一起电商有限公司、东莞市捷斯特实业有限公司、东莞市昌越实业有限公司和广州奥比亚皮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企业,其中3家与学院已签有实习基地就业协议,另外3家企业与学院有着多年的往来,毕业生实习和就业相对集中,是此行校企合作及就业拓展的重点。每到一处,院领导都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学生在该企业实习、就业情况,掌握行业需求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针对行业人才需求,探讨校企合作未来行动方案。另一方面,院领导组织毕业校友和实习生现场见面会,认真听取他们实习、就业中的所学所感,并让他们就学院的专业教学和就业择业教育等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学院相关工作提质提供了新思路。

 

图为学院一行赴深圳、东莞、广州等地访企现场(组图)

访企拓岗促就业是学院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将就业至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院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系统谋划。今后将继续加大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力度,进一步深化院企合作,加强供需对接,整合优质就业资源,加快协同培养模式探索,助力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台阶,成规模。

审核人:刘汝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