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纪委5月初启动领导干部家访谈心活动,通过走进社区、走进家庭的形式,及时了解纪检干部的朋友圈、生活圈,强化纪检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管,同时听取纪检干部家属心声和意见建议,帮助排忧解难,把浓浓关爱和严格要求送到干部家庭。
“家访”“谈心”这样的字眼,最初是出现在教育部门。从教育理论上说,孩子的成长要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培养,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因此,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沟通的最佳方式就是“家访”。同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教师的责任,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的最佳方式就是“谈心”。可以说,家访与谈心在教育中的作用不可估量。而这一教育理论,多年来就广泛运用到了党群众工作中。党员干部察民情、知民意,就需要“家访”“谈心”了。应该说,家访与谈心,是深入践行群众路线的最佳方式,是走进百姓的有效途径。
然而,我们的目光往往只会盯着干部与群众,似乎这“家访”“谈心”的对象除了家长、学生,就只有群众了。这样的观点其实是有失偏颇的,那些长期战斗在群众工作第一线,常常到百姓那里“家访”“谈心”的基层干部们,同样需要组织的关爱,同样需要组织对他们进行“家访”“谈心”。须知,干部队伍的建设从某种角度上说,或许比单纯的群众工作更重要。从近年不断被查处的“小官巨腐”来看,虽说走向违纪违法道路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但各级组织对党员干部关心、教育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的“外因”。为此,江苏省涟水县纪委启动的领导干部家访谈心活动,填补了干部队伍建设的空白。
近年来,“家风建设”和“八小时以外”这两个词汇比较热,就像两股风,有的吹出了风清气正,有的却吹来了腐败人生。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因家风不正而导致“后院起火”的也绝非个例。总书记十分重视家风建设,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那么,怎样才能促进优良家风的形成呢?除了传承美德、提升自己和家人修养外,组织的关心不可或缺。作为各级组织,如果能及时了解干部的家庭状况,作出及时的引领、帮助,好家风或许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因此,纪委对党员干部的“家访”,是促进家风建设的一剂良方。
而对于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管,一直是个“老大难”,完全靠强制性的管理虽说短时间可能有效果,但治标不治本而已。要完全提高纪律意识,靠开大会、发文件、喊口号是根本不够的。要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上的问题,“谈心”活动就显得作用巨大了。基层党员干部也是人,活生生的人,组织上走进他们,关怀他们,才能让他们对组织敞开心扉,说心里话。从内心深处找到了症结,治病救人才能够“对症下药”,将基层干部的不良思想苗头遏制于未然。这样,那种在背离群众的道上越走越远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小官巨腐”就会失去藏身之地。
唐代开国功臣长孙无忌曾说:“惩其未犯,防其未然。”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家访”“谈心”活动,其对象远远不只是纪检干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需要得到组织热情关心、真诚帮助、严格教育的,是所有的党员干部。“关怀群众者,也当受关怀”,有了组织的浓浓关爱和严格要求,就不会误入歧途,就不会陷入泥潭而难以自拔。我们深信,各级将“家访”“谈心”作为工作的常态,会开创出干部队伍建设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