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境贫寒。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万家乡自生村,当年曾是红四方面军活跃的地方,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还是偏僻而贫穷。1981年,向南林就出生在此地。
80后自强不息的光辉人生
个人事迹
向南林当兵8年,立下二等功3次,三等功1次;有人说他肯“钻”:仅有高中文化的他,灯下苦读40多本理论书籍,记下6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掌握6种专业的修理技能,发表学术文章9篇,成为部队赫赫有名的技术“大拿”;有人说他很“幸运”:被部队树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标兵,在沈阳军区召开的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经验交流会上,作为唯一的士兵代表介绍经验事迹;有人说他有“才”:作为部队的一名文艺骨干,他精通6种乐器,参与军地演出100余场次,10余幅书法作品在军内外获奖;有人说他心眼“好”:出身普通农家的他,却用自己微薄的军贴费,连续3年资助福利院儿童。
作风,是一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所持态度的外在表现。作为一名普通战士,作风既包括我们每天都应当注重的军容风纪,也包括做人做事的作风。这几年,从上到下都在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我认为,作为我们普通的战士来说,加强作风养成,培养高昂士气,同样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平时那些作风养成好、工作扎实、精神振奋的战士,他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一定高人一筹;相反,精神不振、作风拖拉、对任何事都抱有事不关己态度的战士,只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会有所作为。我们每一个战士,都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做一个奋发有为的优秀士兵。
学会生活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只要心灵充满阳光雨露,就会使寂寞、单调、枯燥的生活变得快乐和浪漫温馨。部队“三点一线”的生活,很多人不适应,所以他不快乐。不懂得生活,即使面带笑容,内心也不会快乐。工作被动、做事浮躁,事业、人生必然失败。
思考本是一座桥
思考,提高素质、提升境界。在理论学习中进行思考,就是寻找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途径。理论知识与现实工作,一个是意识层面的,一个则是物质层面的,要通过思考找到连接二者的桥梁,透过事物现象看到事物本质,掌握事物内在规律,更好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扎根基层干事业
士兵是部队建设的基石,是提高战斗力的关键要素。不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最终都要落实到基层,士兵不掌握就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士兵是基层建设的主体力量,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作用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跳出自我设计的小圈子,摆脱荣辱得失的羁绊,切实把个人发展融入到连队全面建设之中。连队兴我成才,人人成才连队旺!要用老实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和扎实的作风,尽心尽力为连队建设做贡献!
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坚韧的毅力来自伟大的目标
好学篇
“向班长太可怕了,跟他呆几年,自己有点专长,全被他给偷跑了!”战士李波所说的“可怕”,其实并非贬义,而是对向南林好学上进的由衷赞叹。李波出生音乐世家,精通唢呐、架子鼓、贝斯等多种乐器。团里组建小乐队,李波担任键盘手,还缺个鼓手,原本是主唱的向南林就缠着李波要学架子鼓。有道是“隔行如隔山”,初学架子鼓的向南林洋相百出,不是鼓点跟不上,就是节奏打飞了。李波不耐烦了:“向班长,还是算了吧。等你把鼓打明白,咱也该复员了。”向南林也不吱声,每天一有时间就打着鼓槌敲敲打打。中午他怕影响战友休息,就拿自己的大腿当鼓台。鼓槌敲在肉上,一敲一道红印,向南林浑如不觉。几天下来,向南林大腿肿了一圈,走路一瘸一拐。手也磨破了皮,五个手指贴满了“创可贴”。
一个月后,李波远远听到排练室里传来架子鼓声,听节奏就知道,这肯定是个行家。“向班长从地方请高手了?”李波满腹疑窦地推开门,一下呆住了:坐在鼓台前打得正起劲的,哪是他想象中的“地方高手”,正是一个月前还找不准鼓点的向南林!
“自己练了好几年,向班长怎么练一个月就比自己强了呢?”在为向南林高兴的同时,小李多少有点“不平衡”。
让小李“不平衡”的可不止这一件事儿。和向南林在一起两年,小李唢呐、贝斯等看家本领全让向南林给学走了,样样不比“师傅”差。要不,小李怎么会说向南林“可怕”呢
追求篇
许多人都在问自己,我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我觉得应该用奉献这把尺子来衡量。生活中,有人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舒服一天算一天。但我想,不做些什么,不是等于虚度了光阴吗?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做出什么成绩,就是在享受别人创造的价值,“无功”即是“有过”。工作中要常想“只有奉献,才有贡献。”不管平时还是战时,都得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如果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顾及国家和人民的安危得失,生活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是有辱军人称谓的。我们要尽己所能为国家献忠诚、为他人谋方便。只有奉献,才能真正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新一代青年士兵的楷模
1.每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高尚的美德可以留传永世。
2.军旅生涯是一幅多姿多彩的蓝图,忠诚是最亮丽的底色,奉献则是绚丽的油彩。
3.人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活得有价值。既便是颗流星,也要把瞬间的光芒留给人间。
4.没有罗盘的船,怎能越渡汪洋大海;没有翅膀的雄鹰,怎能飞越崇山峻岭;没有党指挥的人民军队,怎能肩负使命、勇往直前。
5.党的抉择就是我的选择,党的目标就是我的座标,党指挥到哪我就打到哪,这是我永远不变的追求。
我愿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在利益面前无私奉献,被某些人看作是“傻子”,那我是心甘情愿做这种“傻子”的,部队需要这样的“傻子
人民日报评论员:向南林催人奋进
一代青年的追求和品格,往往反映时代风尚,关系事业未来。正因为如此,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沈阳军区某部战士向南林的事迹,才那么令人激动,催人奋进。
他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向南林是年轻的,燃烧的激情,蓬勃的朝气,灿烂的青春都写在脸上。面对纷繁的世界,他认定党的创新理论“能够指明人生的方向”,认定“只有融入事业才能成就事业”,认定“基层是个大舞台”,矢志升起“心中的太阳”,无悔地迈着青春的脚步,跃进在生命最精彩的年代。
他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生活的田地里,不可能没有杂草。现实的环境中,不可能没有干扰。虽然战胜自己是困难的,要达到崇高的境界也不容易,但他能够咬定目标不放,在奋斗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
他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向南林热爱学习、勤奋学习、不断学习,像一块海绵,把每一个岗位都变成了学习成才的机会。不论当新兵,还是当班长;不论在军校,还是在部队;不论是向实践学,还是向书本学,都学必求专精,干必争先进。
他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向南林懂得,青春不能彷徨,辉煌属于创造。他理解“小兵”扛着大责任,“每天”之中有历史,把党和人民对军队建设的要求当做对自己的要求,把时代发展对当代官兵的期望当做对自己的期望,每做一件事、每完成一项任务,都力求比以往更进一步,离完美更近一点。
透过向南林,人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80后”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更加坚信,他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一代。